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之声《三农早报》
2015年7月22日播出稿件(周三)
导语:早上好,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每天早上为您播出的《三农早报》节目,我是李庆。在今天的节目中,您将收听到:
提要:
今年全国夏粮总产达14106.6万吨
农业部多举措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
甘肃为417万贫困人口设立专项贷款
《每日关注》为您带来《聚焦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第三集
今年全国夏粮总产达14106.6万吨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4106.6万吨,比2014年增产447万吨,比上年增长3.3%。
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侯锐介绍,今年夏粮增产得益于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201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为27692.3千公顷,比2014年增长0.4%;因播种面积增加增产54.8万吨,对增产的贡献率为12.3%。
侯锐表示,夏粮播种面积增加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稳定小麦播种面积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力度,及时下拨2015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种补贴资金。三是播种面积结构调整较大。主要是夏粮主产区调减棉花和夏收油菜籽种植面积,增加了小麦等夏粮种植。
2015年全国夏粮每公顷产量达到5094.0公斤;因单产提高增产392.2万吨,对增产的贡献率为87.7%。夏粮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力度大、气候好、灾情轻。
夏粮包括夏收的谷物、豆类和薯类。其中夏收谷物主要包括小麦、玉米、大麦;夏收豆类主要包括蚕豆、豌豆和胡豆;薯类包括马铃薯和甘薯。
农业部多举措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
近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加强研究,多措并举,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相关工作。
据了解,该局首先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在多方努力下,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资金从去年的6亿元增加到今年的10亿元,增长了67%,主要用于马铃薯和果蔬储藏保鲜,其中1亿元专门用于支持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其次是推动组建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今年,根据加工局安排部署,由中国农科院加工所具体负责,启动由政府部门、工商资本、科研院所共同组成的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筹建工作,探索以市场为主导的分工、合作、交流、创新机制和合理的产前、产中、产后资源配置、利益分配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和自我服务。三是支持马铃薯主食加工技术研发推广。已组织中国农科院加工所等研发团队,开展马铃薯主食产品研发攻关,研制馒头、面条、复配米等10余个系列、50余种产品,在5家主食加工企业完成中试试验,在2家主食加工企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并上市销售。同时,下半年拟在甘肃定西组织开展一次全国性的马铃薯主食加工科企对接活动。
农业银行推出优惠政策支持“创客”
农业银行近期发布了《关于支持众创空间发展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意见》,大力支持各类“创客”、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员以及农村妇女创业,并对优质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企业适用相对优惠的利率定价条件。
结合创新创业企业特点,农业银行将积极推广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围绕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成长、高风险”的特点,研发推广“科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特色金融产品,解决创新创业企业担保难题;发放信用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科研机构;大力推广“创业好时贷”系列产品,满足大众创业需求。
对优质众创空间以及创新创业企业,农业银行将适用相对优惠的利率定价条件,对创新创业小微企业免收相关承诺类、顾问类费用。同时,停止收取与贷款相关的涉企服务费用;为每个客户提供一个免费账户,免收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资产内部评估,减少众创空间与创新创业企业在抵(质)押资产评估、固定资产项目评估方面的费用支出;优先推荐担保费率较低、担保能力较强的政策性担保公司与科技融资担保公司进行担保。
甘肃为417万贫困人口设立专项贷款
日前,甘肃省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启动,为了做好金融扶贫,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参与精准扶贫的作用,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缓解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甘肃省财政厅在总结双联惠农贷款、牛羊蔬菜、妇女小额担保等涉农贷款贴息政策实施经验的基础上,专门为全省建档立卡的97万户、417万贫困人口量身定做了专属金融产品:由财政和银行将按照7∶3的比例设立10亿元风险补偿基金,撬动400亿元的银行贷款,由银行实行基准利率、按年结息,省财政全额贴息,银行不要求贫困户抵押和担保,资金使用由贷款农户自主选择。
目前,甘肃省财政厅已与兰州银行就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县区政府签订了责任书,兰州银行与县区政府则签订了委托贷款协议。甘肃省财政厅要牵头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落实风险补偿基金,并指导县区政府编制精准扶贫贷款计划,督促落实贷款发放、回收、风险防控等措施;省扶贫办要抓紧与县区政府对接,保证工程精准实施;兰州银行要优先保障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规模,保证本次和后续贷款及时发放到位。
辽宁大田统防统治覆盖率超50%
据辽宁省农委统计,今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将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预计发生面积1.8亿亩次。为降低灾害损失,各地以高产创建示范区为平台,对玉米螟、稻瘟病等重大病害开展大规模统防统治。2015年,全省粮食作物计划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2500万亩,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的覆盖率超过50%,整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今年,辽宁省继续推进区域性玉米螟绿色防控项目,在沈阳、锦州、阜新、铁岭、朝阳、葫芦岛6市及部分县(市)全域实施玉米螟生物防治社会化服务项目。项目实施区全域覆盖“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一代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通过项目实施,预计平均每亩挽回玉米产量损失40公斤,实施地区年可增加玉米产量11亿公斤,新增产值16亿元。
进入夏季田间管理阶段后,辽宁省农委下发做好大田作物中期田间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法,抓住农时有利时机,指导农民加强以增施偏肥为主的田间管理,对小苗改一次追肥为二次追肥,加快植株生长发育进程,促进弱苗升级,提高田间整齐度。坚持营养配方施肥,氮肥、钾肥相结合施用。同时,加强铲趟,改善土壤通透性。
首个县域花木种苗基金在江苏沭阳成立
近日,淘宝农资频道上线仪式在江苏省沭阳县启动,首期1000万元的全国首个县域花木种苗网络诚信基金在启动仪式上宣布成立。根据沭阳县政府和淘宝网当天现场签订的双方合作备忘录,如果消费者在当地县政府“背书”登记在册的网店中购买到问题种苗,诚信基金将第一时间先行启动程序给予赔付。
作为全国知名的“苗木之乡”,沭阳县1.6万家网店中至少有80%从事花木种苗网络交易,年网络交易额在20亿元以上。然而,由于种苗种植前期辨识度低,买家购买后缺少赔偿和维权机制。
从去年11月底开始,淘宝联合沭阳县政府展开了紧密的线上线下互动,目前已对近3000家淘宝网店进行统一核查并登记造册,在和买家产生纠纷并给对方造成损失无法及时支付时,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程序进行先行赔付。政府设立网络交易诚信基金,并且根据后续实际情况“无上限追加金额”,充分反映了当地政府支持“互联网+花木种苗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坚定信心。
北京农业龙头企业布局京津冀
日前,北京市国资委企业联盟首农集团品牌产品推介会在三元食品工业园召开。此次推介会以“好风凭借力扬帆京津冀”为主题,以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着力推进京津冀三地扩大区域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会议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暨启动仪式,北京首都农业集团分别与承德市政府、天津港东疆保税区国际贸易服务公司签订协议,就御道口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及天津港首农食品进出口项目达成合作共识。同时,首农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获得授信200亿元,主要用于创新发展模式,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推介会上,北京首都农业集团董事长张福平、总经理薛刚介绍了首农集团近年来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所做的工作和未来计划,并就首农集团现代农牧业、食品加工业、物产物流业等业务板块和主要产品进行了推介。
贵州省设立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
日前,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成立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是贵州首个以民族文化旅游和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省级示范区。依据总体规划,示范区大健康产业力争在2020年实现总收入2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可实现总收入500亿元,着力打造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目的地。
据悉,示范区位于黔湘桂三省区域结合的贵州东南部,空间布局分为核心区、联动区和辐射区。核心区范围涉及黔东南州从江县洛香镇、贯洞镇和黎平县肇兴镇,规划控制面积约98平方公里;联动区为除核心区外的从江、黎平、榕江、锦屏等县的主要景区、景点、休闲养生基地及绿色食品基地;辐射区为除核心区和联动区外的黔东南州其他区域范围的景区景点及产业基地。建设以民族创意、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绿色食品为产业基础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创业及产业创新示范基地,重点围绕“养、游、医、健、食、管”六个字,发展大健康产业。
山东淄博推出“富硒旅游”助农民致富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是全国唯一一家缺硒地区富硒技术示范项目区,拥有全国13所高校、50余名权威专家团队的人才、科技和资金等全方位支持,全区按照以土地流转带动资本引进、以生态建设带动现代农业、以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径,全面实施富硒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观光农业战略。
草莓采摘期间,博山区博山镇上瓦泉村的富硒草莓采摘园里人气爆棚,形成了一道农业观光旅游的靓丽风景线。“富硒+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绿色、健康的富硒农产品,还有效带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去年,淄博舜丰农业发展公司生产的富硒猕猴桃每公斤售价高达30元,是普通猕猴桃价格的两倍;山东山里阿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富硒蓝莓基地,也得益于富硒技术的推广应用,去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万元。
博山区区长任书升说:“我们依托富硒产业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建成了集采摘、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拓宽了农民致富途径。”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三农资讯》,欢迎您继续收听下面的节目。
宣传语(配乐):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造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聚焦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三)
李庆:加强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 2005年中央首次在一号文件中提出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问题,指出“加快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国家之所以一再强调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是因为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网络使用的基础条件还很匮乏,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使用网络意识相对落后,网络使用的增长条件和空间依然不足。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已具备较好基础。但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既面临集成化、专业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实用化、普及化、综合化、全程化等重大发展趋势,又面对广大农村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全面推进而日益增强的信息服务需求。那么下面介绍我们邀请到的嘉宾,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请张司长来给我们介绍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情况。
专家:大家好。农业部对推进农业农村经济信息化提出了四个发展的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
2、坚持需求拉动
3、坚持突出重点
4、坚持统筹协同
李庆:我们再来总结一下,推进农业农村经济信息化的四个基本原则是,坚持政府引导、坚持需求拉动、坚持突出重点、坚持统筹协同。那还有哪些方面呢?我们继续来听张司长的介绍。
专家: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部在研究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提出了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四大战略目标:我们用简单的四句话表示:
1、农业生产智能化
2、农业经营网络化
3、农业管理高效透明
4、农业服务灵活便捷
李庆:好的,非常感谢张司长精彩的介绍今天。今天张司长用四句话表示了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四大战略目标,就是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经营网络化、农业管理高效透明、农业服务灵活便捷。那因为时间有限,今天我们就先介绍到这儿,在明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再继续聚焦农业农村信息化,为您介绍更为全面的知识。那我们再次感谢张司长做客我们的节目,同时也感谢各位的收听。
李庆:好的,以上就是今天《三农早报》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您半小时的陪伴。如果想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节目内容,您可以关注我们节目最后的联系方式。
栏目片尾:资讯万千,我们为您细细挑选,每天清晨《三农早报》准时陪在您身边。如果对节目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需要了解节目相关资料、收听更多的节目,与我们在线交流互动,您可以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央广网,可以关注《三农早报》新浪微博,关注“中央农广校—三农早报”微信公众账号。同时欢迎您关注“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微信公众账号,了解更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服务内容。我们的通讯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业部北区24号楼,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广播教育中心,邮政编码:100125,热线电话是:010-59196068转8008。
那好了,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要跟您说再见了,节目编辑夏羽,录音王迪,我是李庆。明天早上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