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艳艳是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段家乡中心村的村主任,也是中心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长,带领村民发展棚室蔬菜产业,造福一方。
刘艳艳生产棚菜20多年了,在2016年,她依托段家乡蔬菜批发市场,成立了中心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实施主体,第二年就争取到黑山县农业中心的有机肥、替代化肥土壤连作障碍项目,给社员免费发放土壤调理剂、生物有机肥,免费旋耕棚土。就这样,连续做了三年,改善了中心村菜棚的土壤结构,改善了土壤酸碱度,提高蔬菜质量,实现增产增收目标。
2017年,黑山县农业局号召农民,发展新棚区,国家承诺给补助。在村民不赞同、不看好的情况下,刘艳艳与三个好姐妹,一起建个新棚区,占地200亩,21栋高标准温室大棚,刘艳艳建九栋。当年,每个棚产出9万多元,再加国家给的补助,一年就回本,村民看到了效益,纷纷建设菜棚,2018年建了一个180亩的棚区,2019年建了240亩的棚区,这都是乡村振兴的项目,即壮大村集体经济,践行三变改革,又增加了村民收入。2019年,在乡政府和农业局的支持下,刘艳艳以合作社为实施主体,打造了一座占地500亩的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在,中心村的高标准蔬菜大棚,有700多栋,占地4000多亩,以甜椒、麻辣为主。刘艳艳深知:蔬菜种植选种子是最主要的,所以,她多方探讨、考察,去过海城三星公司、铁岭依农、远到山东安信种苗基地,引进了新品种——甜椒奥黛丽和麻辣椒、三星公司的818,它们都是辣椒树,无限生长型,产量高,病虫害少,每亩地产辣椒三万多斤。8月中旬种植,10月中旬开始采收,能卖到第二年6月末,每年只有7月是空档期。品种选好,管理更总要,懂科学,懂技术,科技兴农是刘艳艳的发展方向,她每年都组织菜农学习培训。今年10月28日到11月11日,刘艳艳组织25名菜农,参加了为期15天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学习,使中心村菜农能成为有文化、有素质、懂科学、懂技术、能引领、能示范的新型职业农民,走好致富小康路。现在,中心村实现了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化格局,实现了规模化运作、系统化管理,集团化发展的美好前景,也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真正做到了一村一品。
刘艳艳带动了周边的村民来中心村务工,每天打工者80人左右,多劳者每年挣3万多元。刘艳艳还帮扶贫困户、低保户,分两种方式:一种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优先去菜棚务工挣钱;另一种是通过土地流转,先流转贫困户、低保户,菜棚流转费每亩地800元/年,是大田流转费的二倍,就这样,中心村的贫困、低保户全部脱贫。
刘艳艳立足岗位,尽职尽责,立志带领更多的姐妹们发家致富,用创新的利剑来挑战这个充满机遇的新时代,回报养育她的这片沃土,用执着的追求谱写无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