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春鹏,1969年出生,承德市兴隆县农广校教师,30年来,他长期与农民打交道,足迹遍布兴隆县乡村的沟沟岔岔,他把绿色的希望播撒在兴隆田野上,他用行动赢得了农民的信任和爱戴。
兴隆县地处燕山南麓,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硒、钙、铁等微量元素,有发展山楂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被誉为“中国山楂之乡”。杨春鹏立足本地山楂产业,坚持普及新技能、新品种。
2018年5月,雾灵山镇梨树沟村发生了山楂树黄叶现象,农户们心急如焚,找到了村委会,急需专家亲临指导。村支书给杨春鹏打去了电话,他立即赶到村里,已有30多名果农们正在焦急地等待着,他随果农们直奔现场。他仔细观察,详细询问果农,最终找到症结,确诊为“山楂锈病”,并赶紧制定治疗方案。果农们按照他的治疗方案实施,半个月后山楂锈病得到防控。农民商贵福说:“我的山楂园要是没有杨老师的指导,这片山楂林就要绝收了”。一年中,杨春鹏的大部分时间,都穿梭在田间地头,在他的努力下,兴隆县的山楂基地成功认证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山楂标准化生产基地,并普及山楂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惠及全县所有的山楂种植户。
杨春鹏针对当下农户们的农业生产经营理念急需转变的现实,着力提高农户们对现代农业的认知能力,普及相应配套的农业生产技术与技能,深入农村生产一线,对农民进行专业服务和指导,采取知识讲座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等形式进行培训。每年累计授课百余场,受训农民人数达3000余人。高素质农民优秀学员刘学文说:“我的采摘园是完全按杨老师的理念建起来的,没有他的先进理念作指导,就没有我今天的好日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农民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杨春鹏利用网络资源,帮助果农解决生产上遇到的各种问题,还建起了“乡村休闲旅游群”,无论多忙,每天都要抽出时间为群里的农民授课,解答疑难问题。疫情期间,累计授课120余场、听课农民达万余人。
从2014年开始,杨春鹏连续驻村帮扶5年,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他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农业经营理念,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他坚持“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电商平台建设,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蘑菇峪镇蘑菇峪村的陈陆在杨春鹏的指导帮助下,做起了电商行业,除代售当地土特产品外,还帮助农户们线上销售农产品,年收入达3万余元。杨春鹏被当地农民们亲切地称为“致富路上的引路人”。杨春鹏先后获得全国首届涉农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名课名师”、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沃土杯”最美基层农技员等荣誉。
每次到村里,村民们都会跟他聊聊种植的情况,还经常拉拉家常,他感到农民是从心底里认可他、尊重他,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服务“三农”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