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张养利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农广校发展的经验归结起来就是“不断创新,真抓实干”,关键是突出了一个“实”字。延安、镇安等市、县分校之所以取得了显著成效,关键是抓住了招生这个重要环节,招生促使了学校办学实力的不断壮大,农广校事业才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这都是我们应该借鉴的经验和坚持的好的方式和方法。
他强调,发展是学校壮大的根本。农广校从开办到现在办学规模的不断壮大,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这是我们农广人用坚实的脚步踏着时代的脉搏,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这每一个脚印就是一个发展的痕迹,就是农广校整体实力攀升的一个台阶。
他认为,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是办好农广校的精神动力。农广校从发展初期一直到现在都是在不断的创业。正是有了创业时的那种热情和积极进取的态度,有了必胜的信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支撑着我们,我们把这种热情和态度归结为农广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无往而不胜,无坚而不摧,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才创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他同时指出,要有真抓实干的精神,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在农广校创办的初期,甚至上世纪末,我们的各市县分校的基础还都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机遇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但是只有真抓实干的人才能抓住机遇,才能得以发展。工作漂浮,做表面文章,只能与机遇擦肩而过,到头来只能“坐享其空”,一事无成。
张校长要求全省农广校系统,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抓实干,切实搞好今年的招生工作,扩大办学规模。为此,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建立健全招生体系、制定激励政策,充分调动招生积极性。
他最后强调,在当前的招生工作中要抓好几个结合,把招生工作与农业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是把招生工作与发展“一村一品”产业相结合,针对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为当地培养适合发展“一村一品”产业的农村技术人才;二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培养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三是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沼气等项目工程相结合,利用项目资金支持,选派一批骨干青年到农广校学习,为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培养技术人才;四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相结合,从短训学员中选择优秀学员参加农广校的学历教育;五是与社团组织(妇联会、共青团、科协、工商联等)开展的农村工作相结合,为农村培养科技带头人。
会议还组织参会人员参观了镇安县农广校硬件设施建设,观看了镇安县农广校打造家政服务品牌的专题片,听取延安、镇安等7个市县分校的工作经验介绍。
与会代表在最后的表态发言中纷纷表示,要以省校这次会议为契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抓住当前招生工作的黄金时期,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招生工作任务,坚决打好招生工作的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