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一)科学分解培训任务,落实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工作有条不紊。2006年即墨市农村劳动力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再次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年内要重点办好的二十件大事、实事之一,明确提出了年内完成20000人的培训任务目标;同时,该项工作也被即墨市农业局列为年内重点工作之一。任务下达之后,即墨市分校立足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实际,创新培训思路,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总结近四年来全市培训工作的成功经验,科学制定了《即墨市二○○六年农村劳动力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及《农业科技培训实施细则》,保证了培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与层次。首先,因人制宜,分类施教,根据受训群体特点,有针对性的准备课程。其次落实培训教材,即墨市分校现有自编教材6大类,20000余册,充分发挥了科技教材的指导作用,群专结合,配套施教,利用讲师团专家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指导。再次做好“三进村”试点指导工作,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发挥声像教学优势,利用科技大集、节日聚会等活动适时的进行科技影像资料播放和科技普及。
(三)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作用,将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推向深入。据统计,自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开进即墨市以来,挂鲁B3B657车牌的依维柯农业科技直通车行程26000多公里,以直通车为“巡回培训课堂”形式,已举办各类培训班56期,其中夜间下乡讲课培训12次,共计对7000多名群众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培训,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3万份,赠送科技书籍3000余册,培训内容涉及设施农业、果茶花卉、大田农作物、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业标准化、农村法律法规等方面,先后有70多名教师、老专家随车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入户指导。青岛日报、青岛财经日报、青岛电视台、即墨电视台、即墨市委工作简报等媒体先后12次对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活动情况进行了新闻报道,扩大了社会影响。
(四)广泛宣传,扩大招生,保证办学稳定发展。今年以来,他们利用下乡、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农广校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并抓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时机,深入到乡村农户争取学员。2006年,即墨市分校已注册各类本专科学员110多人,山东省农广校中专生301人,走在了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前列。
通过这样几个方面措施的有力保障,2006年即墨市共计有21880名农村劳动力接受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农业科技培训,完成年度培训计划的109.4%,其中长期班(中专班)247人、中期班(绿色证书班)47个班次6903人、短期班(农业实用技术班)112个班次14730人。培训内容涉及设施农业、果茶花卉、大田农作物、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村法律法规等六个大方面。此外,即墨市分校还结合当地特点与即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合作培训转移了100名农产品经纪人(农业产品推销员),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产品贸易,为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拓宽了门路,提供了方便。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群众的标准化意识、科技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加快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内的优化转移,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青岛日报、青岛财经日报、青岛电视台、即墨电视台、即墨市委工作简报等媒体先后21次对即墨市分校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进行了新闻报道,扩大了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