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按照农业部《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文件的精神,在北京市农委、教委、市农职学院的指导下,北京市农广校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农村“百万中专生计划”工作的开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13个专业,累计招收学生1521人,占农业部下达北京市校2000人培训计划的76.1%,目前大部分专业已开班授课,预计全年可完成农业部下达的指导性培训计划。
北京市农广校2006年的招生教学工作呈现出如下特点:
1、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实行减免学费。如平谷区农广校对区内农业户口学员实行学费、书费“双免”政策,此举使农民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仅2006年上半年就在马昌营、马坊等几个乡镇举办计算机、物流、民俗旅游等中专班6个,招收学员346名,招生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2、专业设置与各村产业结构、农民实际需求相结合。重点围绕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业,现代畜牧、水产业、服务业及农村管理等领域开设专业。
3、实行教学三进村,即教学班进村,教师进村,设备资源进村。如门头沟分校已招的五个班都办在村里,教师乘坐公交车到办学点上课,远的要赶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常常要头天晚上住到那里。为帮助东山村办班,门头沟分校无偿向他们提供了100套课桌椅。
4、围绕农民特点和农民需求,开展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卫星网、面授辅导、社会实践等多种方便灵活的形式实施教学,采取业余、半脱产或脱产学习等培养方式,实行学期制和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