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06年农业部启动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新疆农广校在自治区农业厅领导和支持下,认识高,动手快,措施有力,积极开展工作,现已招生注册4860余人,超额完成农业部下达的3000人任务。新疆农广校的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意义
农业部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围绕本区农业“粮食、棉花、林果、畜牧”四大基地建设,依托“新型农民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和“致富技能培训”等项目,进一步加快新疆实用人才培养,大力开展先进技术推广示范,大幅度地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为农村培养一批具有中专学历的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活动的专业人才以及农村经营管理能人、能工巧匠、乡村科技人员等实用人才在当前是尤为必要。
二、从实际出发,认真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目标,着力落实关键环节
从新疆农村、农业的实际出发,“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的目标是,从2006年开始,用10年的时间为我区农村牧区培养3万名具有中专学历层次的农村实用人才。2006年的培养任务为3000人,其中伊犁400人、塔城300人、阿勒泰200人、博州90人、巴州200人、阿克苏400人、喀什500人、和田350人、哈密80人、吐鲁番80人、昌吉300人、克州100人。
培养对象:结合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特点,重点加强对村组干部、专业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骨干、农村经纪人、农村初中分流学生的培养。
培养专业:新疆农广校“十一五”期间,以需求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将开设种植类、养殖类、管理类、农业工程类和农村社会服务类五大类专业。具体开设的汉语专业为现代乡村综合管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畜牧兽医、动、植物防疫与检疫、种子生产检验与经营、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农业节水工程、农村机电、园林、农学。维语专业为现代乡村综合管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畜牧兽医、园林、农学、现代设施农业。哈语专业为畜牧兽医、现代乡村综合管理。
运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自治区农广校负责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地(州)农广校搞好组织协调与教学督导,县(市)农广校负责招生并在乡镇和村组建立教学班,通过面授、广播、电视、互联网、卫星网以及课程教学包等方式组织教学,落实教学环节。学员以就地就近学习为主,采用业余、或脱产方式学习。学员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学习任务,经考试考核合格后发给中等专业毕业证书。
三、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计划的落实力度
1、紧紧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充分发挥各联合办学单位的作用,实施好“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程”
为了组织实施好农业部“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程”,自治区农广校以继续落实好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教育优势,做好村干部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契机,在中央农广校和自治区农业厅的支持与领导下,认真抓落实。一是认真组织各级农广校总结去年招生、教学工作的经验和不足,积极争取各级组织部门更有效的政策支持;二是把此项工作列入2006年工作要点重点抓落实;三是近日以农业厅名义拟定了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的通知,发至各地农业局。《通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结合实际,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狠抓落实,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争取把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督导检查评估制度,对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2、充分发挥农广校办学职能,务求工作实效
一是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充分发挥农广校办学职能和在农村成人教育培训中的主力军作用,认真落实“百万中专生计划”。3月份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并在2006年全疆校长工作会上进行了工作部署;二是以“百万中专生计划”实施契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认真做好专业设置,制定教学计划,规范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2006年学校定为“教学管理质量年”,从抓教学环节的落实、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督查三个方面推进教学改革与管理。今年上半年已为乡村管理专业的13门课程制定了自学指导书,编制了11门课程的习题集下发至各地学员手中。组织开展教学质量检查、教学管理调研工作 15 人、次,并积极筹备着10月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以上工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下了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