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奋斗村就不得不说田园音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七台河市勃利县田园音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东部7公里处,青山乡奋斗村境内,是一个集休闲农业和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度假村。
田作林,原本在勃利县经营一家饭店和一家歌厅,生意还算红火。在多年打拼的实践和多方调研的基础上,2012年,田作林和妻子转卖了饭店和住宅楼,筹集近200万元资金,回到了家乡---青山乡奋斗村,走上了乡村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他通过土地流转,在奋斗村西建设了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的农庄,建成15栋温室大棚,当年就引进了勃利县著名“地标”特产“黑甜甜”葡萄种苗。为有效整合资源、增加发展后劲、不断发展壮大,2013年,田作林牵头成立了“勃利县田园音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7年,他有机会参加了七台河农广校举办的全市脱贫攻坚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及农民合作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培训班,通过培训他在思想上有了新的提升,从此他与培训结下了不解之缘。2018年,他参加了七台河农广校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暨山东寿光现场观摩学习培训班,在寿光参加了第19届寿光蔬菜博览会、三元朱村全国冬季暖式大棚发祥地、牡丹种植园、弥河生态农业观光园、欣欣农业园等6个大型农业现代化生产基地或园区,这一次又让他在企业发展理念上有了新的飞跃。2019年,他又参加了七台河农广校组织的七台河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培训班上专家教授传授的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理念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还鼓励支持社员和村民参加各种培训,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助力乡村发展,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几年来,奋斗村合作社社员和村民已累计参加各种培训300余人次。
创业九年,田作林把最初的小农庄打造成了田园综合特色小镇。来到奋斗村的人们都会惊奇发现,田作林每一年都在“大兴土木”搞建设,不断增加经营项目,令人耳目一新。合作社发展到现在,已拥有民宿26间,餐饮面积3000平方米,鲜食玉米基地2250亩,加工车间2400平方米,仓储1800平方米,葡萄大棚15栋,温室4栋,青储基地10000平方米。成为以生态农业为核心,集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销售、电子商务、餐饮住宿、旅游会议为一体,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资源的完善循环经济产业系统,互联网+旅游+农业产业得到了完整体现,有效推进了青山乡农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喝水不忘挖井人,2017年以来,田作林带领合作社成员牵头实施产业扶贫,为青山乡贫困户免费发放1.5万棵龙丰果树苗木,扶持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每年为36户贫困户发放每户1000元工薪岗位资金;帮助太升村建设葡萄大棚3栋,以壮大村集体收入等等。截至目前,通过合作社各项政策帮扶,已带动农户170余户走上致富路,其中65户为贫困户,直接解决20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2021年,田作林当选为奋斗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变村民生活水平,他把目标锁定在优化全村产业格局,发展“全链”养殖产业上。通过合作社为全村信誉贷款担保的方式,使全村200户村民全部成为贷款信誉户,30户养殖户每户获得信用社10万元至50万元不等的无抵押担保贷款。奋斗村也因此成为全市第一个整村授信村和黑龙江省整村授信试点村,彻底解决了养殖户的资金不足、想养不能养的问题。奋斗村正在悄然由单一合作社发展“羊”经济,到带动全村“全链”发展养殖产业的转变。
为解决粪便污染问题,田作林还带领合作社免费回收养殖户家中的粪肥,既解决了养殖户处理粪污的成本,又可直接用于改良鲜食玉米基地土壤结构,提升土地有机品质,促进丰产丰收。为解决产业链终端问题,田作林带领合作社建起了冷库,进行冷鲜肉分割,并注册了商标,打造了奋斗村养殖产品品牌,奋斗村将于明年在市县开设全羊肉连锁店,未来奋斗村还要到更远地方、更多城市开店,而奋斗村则作为大后方的养殖加工生产基地,真正实现统一饲养、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通过全村发展养殖产业,形成“全链”养殖,今年奋斗村集体将实现增收翻番,养殖户均也可增收五万元以上。
通过几年的努力,在市县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奋斗村被列为勃利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借助政策的东风,奋斗村以发展乡村民俗旅游为主题,全力打造旅游示范基地,如今奋斗村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治理、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得到了明显提高。2018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2019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2020年,田作林在黑龙江省农民丰收节上被评为黑龙江省农民脱贫致富带头人,勃利县田园音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正以全新的视角书写着奋斗村的光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