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富,1977年生于富源县中安街道寨子口村,于1999年12月退伍后在家务农。
寨子口村平均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13度,属于高寒山区,土地贫瘠,广种薄收是当地的生产常态。当地农民主要种植烤烟、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无矿产资源,经济收入低且单一。寨子口村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是比较落后的贫困村。金富在部队时,就有带领乡邻脱贫致富的想法。
在2002年2月,金富被富源烟草公司中安叶站寨子烟点招聘为烤烟生产科技员,从事烟草工作15年。在2016年9月,他参加富源县农广校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理论培训和外出参观考察学习,他感触颇深,茅舍顿开。他觉得在农村要想找到一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光靠传统的农业种植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当地没有人做的产业,要改变家乡土地的常规种植,让土地升值,带领全村农民致富。经过多方考察,他决定在老家建大棚种植平菇。
于是,在2017年,他和朋友合伙投资了一百多万,以每年每亩1200元的租金在寨子口租了150亩地,和农户签了20年的租期合同。经过半年的时间,修通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盖了30个大棚,开始种植平菇、姬松茸、金针菇等。历经一年多的生产种植,由于对市场调查不深入、缺乏管理经验以及种植技术,最后以失败告终。
2019年,他的合作伙伴看不到希望,一个一个退出,他也一度灰心丧气。那时恰逢县农广校在全县库区组织移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他心想之前做产业就是因为缺乏科学种植技术、缺乏管理理念以及市场调研能力而导致失败的,就毫不犹豫的又报名参加了培训。通过这次培训和外出观摩学习,对他的触动很大,教授们对现代农业知识、现代农业企业管理的讲授,让他真正领会到“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经过再三反思之前的失败教训,他决定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他认为只要真诚做人、踏实做事,依靠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他对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位,小打小闹不能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必须开拓一条能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现代化农业生产道路。他知道走产业化道路单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他要发动全村农民种菇,带领乡邻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于是,他在2019年成立了“富源县富多农业有限公司”,立志把“增强人民体质、提供健康食品”作为公司的奋斗目标,秉承“诚善、利他、拼搏、奉献”的企业文化精神。
他从湖北、福建、浙江、四川等地请了多位种菇专家来实地考察指导,根据寨子口独特的气候、土壤、水质等资源优势及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最后精准地选择了香菇这一食用菌产业作为公司的支柱产业。从浙江聘请了具有二十多年香菇种植技术的高老师作全程技术辅导,同时公司还聘请多名优秀的管理人才,组建了营销服务团队。公司定位是通过2--3年,做到云南省香菇产业的标杆。2020年是打基础的一年,到2021年将会开拓“家庭式种菇”这个空白领域,同时会全面提升香菇产业的行业水平,在“品牌化、价值化”上开拓创新,最终引领整个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目前公司已投入资金近五百万元用于厂区建设、接种大棚建设、出菇大棚建设及各种基础设施设备。已建成日产两万菌包的生产线,第一阶段已生产完成六十万袋菌包,将会为各地市场提供近五百吨健康、新鲜的优质香菇。第二阶段生产将于2020年11月中旬开始,最终以达成“天天有包做、日日有菇出”的一个完整的内循环产业链。2020年,公司吸纳26户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同时解决了上百人的就业问题,为当地老百姓增加200万元的劳动性收益以及近120万元的种菇参与收益。2021年将解决三百人的就业问题,收益会在2020年的基础上翻几个倍。2022年打通“富硒”香菇产业链,将解决500人的就业问题,经济效益预计达到上亿元。
金富对自己的产业信心十足,思路清晰,他逢人就说是因为参加了农广校组织的库区移民培训学习,才使得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他说;“我是一名退伍军人,要吃得苦,带领库区移民共同致富。一人富不算富,要乡邻富才算富,通过香菇这个产业,我要让更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有工打,在自家地上可以有菇种,把他们的年人均纯收入提高到一万元以上。” 金富因地制宜,带领库区移民脱贫致富,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书写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