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农民刘旭峰,今年44岁,是招远市金岭镇大河头村人,也是招远市大户庄园农林专业合作社的成员。经过几年的发展,经管“阳光玫瑰”葡萄28亩,其中露天葡萄18亩、设施栽培10亩。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艰辛,谱写了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抉择:“黑龙潭”边绘人生
了解刘旭峰的人都知道,早年的她,几乎与农业生产不沾边。1997年,“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中专生刘旭峰来到了绣品厂,成为一名“心中向往”的工人。勤奋好学的她参加工作后不久,就担任了绣品加工的车间主任。1999年,她结识了现在的丈夫,走进了婚姻殿堂,开启了自己崭新的美好人生。到2015年,她的月工资也达到了2000多元,在汽车修理厂上班的丈夫收入也很客观。正当人们对他们小两口羡慕不已的时候,不安于现状、敢闯、敢试的刘旭峰却与丈夫一起辞职了。
2015年春天,她了解到本镇的大户庄园合作社对外承包葡萄园,就与丈夫考察了大户庄园的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发展方向等,最终辞去了绣品厂的“车间主任”,来到了大户庄园,承包了一个“水潭”旁边的13.85亩葡萄园,成为了合作社的一名农场主,并结合地域特点,将自家的葡萄园取名“黑龙潭葡萄园”,同时,她和丈夫也把家搬到了葡萄园内的“黑龙潭”旁边。从“绣品加工”到“果树管理”跨行业,从“车间主任”到“农场主”跨领域,从“大河头村”到“大户庄园”跨地域,这样的抉择,彻底改变了刘旭峰的人生。
启航:培训班上指航向
刚承包果园时,她对葡萄的种植和管理一窍不通,以前虽然住在农村,可是从来也没有接触到农业,连锄头都不会拿,更别说管理葡萄了。
到大户庄园以后,由合作社统一聘请烟台农科院,市农业部门专家传授葡萄管理技术,并根据气候、温度、土壤条件专门制定田间管理、统防统治措施。勤奋好学的刘旭峰,每次专家授课,她都能认真学习,做好记录,并及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有效促进了葡萄管理技术的提高。
2016年葡萄进入了结果期,她看到那一串串葡萄花蕾喜人的样子,修穗的时候总是舍不得下手。这样,虽然初次结果的葡萄口感极好,但由于外观不整齐,致使销售价格受到了影响。2017年,她总结经验教训,下决心做好疏花疏果工作,严格控制产量,着力提升葡萄品质,市场价格也明显提高。2018年,伴随着大户庄园合作社对农场主的不断培训,勇于探索学习的她真正学到了“真经”,实现了对葡萄园的优质管理。2019年,刘旭峰参加了由农广校组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通过学习,她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产品的宣传推介等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注册了“黑龙潭葡萄姐”自媒体账号,着力宣传自己的葡萄生产。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刘旭峰由一个葡萄管理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行家里手”;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家女”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自媒体达人”;找到了她人生新的航向。
奋斗:葡萄架下写春秋
勇于吃苦耐劳的刘旭峰,面对着自己人生的新选择,借助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引领,着力研究技术和品种、信息和市场,着力提升果品质量;干一行、爱一行,敢愿把自己发展的平台定格在美丽的葡萄架下。
伴随着大户庄园绿色食品知名度的提高和自己葡萄生产质量的提升,刘旭峰葡萄生产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2017年,客户以每斤十元的价格订购了当年的葡萄。2018年,青岛客户以每斤十二元的价格包园。
2018年9月23日,烟台市第一届农民丰收节暨招远市首届农民丰收节上,刘旭峰的阳光玫瑰荣获二等奖。10月份,烟台市“仙境烟台”拍摄组以“大户庄园小农家”为题在黑龙潭葡萄园拍摄了专题片,对外宣传。同样,刘旭峰也多次接受了省、市电视台和出版社的采访报道, 进一步扩大了影响。
2019年,在招远市第二届农民丰收节上,刘旭峰的葡萄荣获第一名的殊荣,吸引了更多的客商前来订购,价格也提高到了每斤16元,亩收入达到了5万元,年收入实现了60多万元。2020年,经过云南专业团队的疏果,葡萄在串型美观和果粒的大小上更是进一步提高。9月22日,在招远市第三届农民丰收节优质农产品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在烟台市第二届“阳光之星”葡萄品鉴会获得“优秀奖”;前来订货的客商更是络绎不绝,销售价格达到了每斤18元,总收入达到了100万元。同时,刘旭峰也把葡萄种植方面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其他的农场主,帮助大家共同提高果品质量,增加收入,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黑龙潭”边绘人生,葡萄架下写春秋。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多奉献的招远市高素质农民刘旭峰,正再接再厉,努力把自己的葡萄产业做得更好,带动更多的农户实现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张友
山东省招远市农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