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贝母花、油菜花都开了,春天里中午暖和,是蜜蜂出巢活动、采集食物准备繁育的好时候!”午间时分,李红平在蜂场中来回俯身仔细查看蜂群出巢的情况。冷越冬,暖春繁,经过一个冬天的“宅居”,天气渐暖,到了蜜蜂扩群繁殖的季节。
现年56岁的李红平是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野三关镇上李坪村土生土长的农民,早些年从事辣椒种植,还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但由于地理条件和种植技术的限制,缺水、病虫害、行情不稳定等问题致使他年年亏损。“那个时候瞌睡都睡不着,天天就盘算怎么止损。”日思夜想出来的办法并没有让李红平挽回任何损失,反而使他患上了脑梗塞,每年的治疗费用让全家人举步维艰。2013年,李红平一家戴上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帽子。
2018年,恩施州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带他到周边考察学习蜜蜂养殖,加之他原有一定的中蜂养殖经验,推荐他参加了恩施州农业农村局组织的蜜蜂养殖专业学习。2019年他搭乘东西部协作扶贫项目的快车,在恩施州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创办宏鹰中蜂养殖场,生产的“巴山花”原生态高山森林土蜂蜜市场俏销,把村里的贫困户链接到中蜂养殖产业链上,集中和分散养蜂达200余桶,共带动44户贫困户增收,他成为了巴东县脱贫攻坚致富榜样。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把分散养殖中蜂的贫困户记在心上,随时通过电话了解掌握各户情况,解封后,李红平便穿梭在各散养户的蜂箱之间,逐户查看蜂群越冬情况,指导病虫害防治和春繁技术。“今年疫情来得太凶,不能串门,我很担心散养户的蜂子是不是照顾到位了,特别是怕春天发生‘烂子病’,防治不好就是蜂子的灭顶之灾” !尽管自己也是贫困户,但作为上李坪村养蜂产业带头人,本着共同致富的理念,心里始终挂念着其他养蜂户效果。经过一轮的查看和指导,虽然有个别蜂群出现越冬失败导致少桶的情况,但好在无论是自己的养殖场还是散户自养蜂箱,都没有发现“烂子病”的病情,这让蜂农们都松了一口气。
为支持蜜蜂养殖产业发展,保证蜜源充沛,恩施州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去冬今春动员农户种植油菜、花荞300亩作为早春补充蜜源。春暖花开,上李坪村高低起伏的山间地头,随处可见一副花开蜂绕的景象。“致富有门路,人善蜜也甜”,全体村民积极配合,严格控制蜜源植物投入品施用,确保蜂蜜产品纯天然,放心投入销售市场。
“如今,200余桶蜜蜂的春季管理都到位了,等到五月份,就可以采收今年的第一轮蜂蜜了!”李红平和蜂农们信心满满,蜂鸣声似正在奏响盼丰收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