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益民,商河县龙桑寺镇史家庙村村民,现年51岁,商河县金盆地家庭农场农场主。2013年响应政府号召回乡创业,2014年注册家庭农场,总面积526.7亩。2015年、2019年商河县创业培训班优秀学员,2016年被认定为商河县高素质农民,2018年被评为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示范站站长。史益民勤于思考、注重实践,艰苦创业,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金盆地农场所占土地原为史家庙村砖瓦厂,2010年砖瓦厂关停、闲置。2013年为盘活闲置土地,村委会对外发包,史益民以整体承包形式流转该宗土地。流转前,该地块整体地势低洼不平,常年积水,旱不能浇,涝不能排。砖厂生产时期取土遗留方坑,错乱分布,把整体面积分割成凌乱小块田,方坑水面约占整体面积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为露田,地表砖块林立,土壤贫瘠板结,不具备农作物种植条件。
土地流转后,史益民制定了2014年-2023年的10年长期规划,计划因地制宜,走集水产养殖、粮食种植、白酒酿造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之路。首先把砖头瓦块清理出去,把地势低洼处深挖建成养鱼池,把挖出的土填平其他水抗,整平土地,先种上农作物。而后进行灌溉设施、排水设施、田间道路修建,种植、养殖、白酒加工等技术学习、设施建设等。截至2018年底,史益民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铺设了灌溉管道、修建了田间道路、晾晒场、排水沟渠、白酒酿造车间、化验室、仓库、标准化鱼塘、设施水产养殖等农业基础设施,购置了拖拉机、播种机、深松机、收割机、烘干机、酿酒设备等多种大型农业机械,用于粮食种植、水产养殖、白酒酿造。资金筹集难题、家人朋友不支持的无奈、辛苦劳作却入不敷出的艰辛,一次又一次考验着他的毅力和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史益民的辛勤付出,逐渐有了回报。现在的金盆地家庭农场,耕地集中、成方连片、布局合理,水、电、路、沟渠等配套设施齐全,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为粮食种植的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为无公害淡水养殖奠定良好的基础。小麦年稳产220吨、高粱250吨、淡水鱼150吨、白酒60吨。2018年被评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2019年12月8日,人民日报在关于“今年建设8千万亩标准化农田”报道中提到,山东省商河县史家庙村金盆地农场,如今“地平整、土肥沃、旱能浇、涝能排,一季千金、两季吨粮”的变化,正是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高标准农田就是通过对水、土、田、林、路的综合治理,让中低产田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保障粮食安全,实现“藏粮于地”。他经营的金盆地家庭农场成了全国的样板。
在粮食种植方面。农场为小麦-高粱一年两季轮作种植模式。2014年,在省农科院农作物所团队的技术指导下,试种11个高粱品种,通过去劣选优,到2018年保留了3个成熟品种,现在高粱种植已实现了单粒播种到机械籽粒收获,全程机械化生产已逐渐成熟,农场高粱亩产实现了600-700公斤的新突破。市场收购价为1.1元-1.36元每市斤,单季种植效益大约是玉米的1.5倍,大大提高了周边农户对高粱种植的积极性,让农户得到了增收效益,改变了当地小麦、玉米单一的粮食种植模式。其中济粱3号为适宜鲁北地区种植的半糯品种,经试验酿造的白酒,粮香浓郁,口感更加醇厚爽净。济粱3号的培育成功,为酿造优质生态纯粮白酒提供了基础保障。2018年“山东省农科院与农场签署了高粱示范基地共建协议书”,并授予“商河县高粱科技成果示范基地”的荣誉。2019年3月,农场“金盆地高粱”获得了山东省十大区域品牌农产品的荣誉。
水产养殖方面。农场水资源丰富,水产养殖占地面积为170亩,2017年3月,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指导下,建设生态循环养殖水槽一处,经试运行,经济效益良好。设计的自动排污设备实用性强,具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市县养殖方面专家与同行参观论证,具有推广应用性,农场水产养殖从粗放型养殖逐渐向设施化养殖发展,形成了粮食酿酒,酒糟加工饲料养鱼,鱼塘肥水灌溉农田的生态循环式生产经营模式,此模式能综合高效利用水资源,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提供优质、安全的水产品,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2017年农场水产品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水产品三品认定证书”,被授予“济南市渔业标准园”荣誉称号。
白酒加工方面。2017年,农场通过食品、环境验收,获得了白酒酿造生产经营资格。通过自产自销融合发展经营模式,将自己种植的高粱、小麦进行白酒加工转化,生产的生态原酿白酒深受当地人们喜爱。通过白酒生产及销售,实现了农产品高附加值所带来的高效益,为农场创收增加了新途径。
在辐射带动方面。农场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产业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后与该镇19个省级贫困重点村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成立金盆地农科驿站,以农科驿站为载体,与杂粮、林果、蔬菜、养殖等科技人才建立网络信息链接机制,通过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在线咨询、答疑、培训等手段,帮助周边贫困村、贫困户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农忙季节雇佣贫困户到农场打工,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史益民说:“现在,金盆地家庭农场在当地政府和农业农村局的帮扶和政策指引下,从满面疮痍、土壤贫瘠变成井然有序、田陌成行,从传统种植养殖到机械化现代化生产,从单产到三产融合,实现了高产量、高效益。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非常感谢商河县农业农村局农广校给我提供了多个培训考察学习机会,让我在生产经营中有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少走了弯路。展望未来,我有信心有决心,让金盆地家庭农场充满生机、持续健康发展,做好三产融合发展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