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第一集
1、主持人: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们,晚上好!我是节目主持人关常。欢迎您收听晚间的《乡村大讲堂》节目。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应对农业生产投入方式、组织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的深刻变化,迫切需要解决务农农民素质跟不上的问题;应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迫切需要破解农业后继乏人的困局;应对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进一步激发农村生产活力,迫切需要培养造就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那么如何培养?如何提高农民?我们邀请到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刘天金。请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利用今天这个机会我们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有关情况给大家做一些交流和探讨。我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根本目的是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打造一只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所以今天的主题就是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背景、意义、制度设计和实践路径,重点讲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二是探索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三是切实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好,看第一个问题,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它的一个标志就是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在这个重要讲话里面专门就谁来种地问题培育职业农民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总书记在这个讲话当中两次提到了战略问题,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要从战略层面上高度的重视积极有效加以应对,这是从认识层面上是根据培养职业农民的性质决定的,必须从战略层面上去高度重视。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几亿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把它作为一个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项工作大家知道经过了近两年的试点现在今年已经正式启动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启动实施这个工程的时候,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做出了重要的批示,特别强调要切实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这一关系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战略性工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升为了国家战略看看它怎么样成为国家战略的,就是培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与推进什么时候怎么提出来的?怎么样推进这项工作的给大家做一些梳理。
二零零五年的十一月份,农业部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提出了要培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职业农民,那么这是国家层面上第一次提出职业农民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农民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所以这个阶段开展农民的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对象是哪些?是职业农民是从它的培养对象的角度提出来的,而且初步界定了职业农民的从业领域包括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乃至整个农民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职业农民。
二零一二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关注农业科技问题解决生产力发展,那么在这里面提出来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后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的予以推动,我们来看看我们做的一些重点的工作,在三月份中央农广校就联合农民日报社、中国农村杂志社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座谈会,这个座谈会的层次是比较高的,我们邀请了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农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等一批三农问题的专家,专门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制度设计,八月份农业部印发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方案》提出了要试点先行探索经验、逐步推开,十二月份农业部举办了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试点启动暨研讨班,正式启动了全国一百个县试点工作,在十二月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二零一二年度的教育学重点课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重大问题研究进行了立项,这个课题目前还在深入的研究还没有解题,但是整个它的研究成果在我们试点工作的指导在我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顶层设计这个方面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
二零一三年三月份农业部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家咨询组,这个方面我们请了一批专家进行调研、进行设计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咨询组。五月份农业部印发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在我们今天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这个工程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六月份农业部的软科学研究课题专门立项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途径,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国情、农情之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我们走什么样的路子,有一个什么样的好的途径和办法,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七月份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我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要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本身也存在一个谁来培育怎样培育的问题,所以要加强体系建设以农广校为基础依托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体系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九月份农业部批复在中央农广校成立了职业农民研究中心,所以我们梳理到这个地方大家可以看得出部里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工作当中始终重视调查、研究、试点、示范工作。十月份中央农广校印发了二零一三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指南,二零一三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指南看似一个年度的培训工作的指南,事实上跟以前的农民培训工作相比发生了一个很重大的变化,这个重大变化就是要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需要,在培训这个环节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它的创新的一些方式、方法和模式,所以这个指南在我们今天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培训这一个环节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十一月份农业部召开了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这个会议里面同时套开了全国农广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所以从这点大家又可以看得出来,我们部里面在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当中一贯重视体系建设要解决谁来培育、怎样培育的问题。十二月份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提出来了要坚持科技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雇农,把新型职业农民在整个现代农业发展当中做了一个全新的定位,把它放在了和科技兴农人才强农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是更加基础和战略的位置,这也是新型职业农民雇农这一个指导方针的出处。
二零一四年三月份教育部、农业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那么要适应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需要根据这样的一个新的形势制定了这样一个方案,所以这个方案后面我还会讲到在整个我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四月份农业部向汪洋副总理呈报了新型职业农民工作情况报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后面我们会讲制度设计的时候会谈到一个三级贯通的一个制度设计,那么这个制度设计实际上就是在这个报告里面提出来的。六月份农业部的软科学研究课题再一次立项就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研究做了一个课题,我们知道上一年度二零一三年软科学研究课题是研究途径、培育的途径,这一次课题是研究扶持政策,扶持政策在整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当中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韩部长亲自任组长的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课题组也是在六月份正式启动了。七月份农业部举办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管理培训班暨全国农广校省校校长工作会议,八月份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二零一四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这就是我们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通过工程来推动最终的目标,是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力保障和支撑问题。同样是在八月份农业部推进发布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第一批这个规范的发布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我们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还是在八月份农业部正式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流动课堂项目。同时我们在八月份和九月份根据部里的统一安排我们举办了六期全国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县的管理培训班,到这里我们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一个推进情况做了一个系统梳理,所以大家可以看得出来中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后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积极的推动那么根据这项工作本身的性质和我们的推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认可。
二零一四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来要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二零一四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也专门写入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内容,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五个方面进行了强调,第一个方面是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第二方面提出了要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第三方面提出了要加大对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第四方面提出了要完善面向农民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支柱补贴政策,特别指出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那么我们前面介绍的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怎么成为国家战略的,就是讲培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与推进中央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的推进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认可,中央国务院的文件进行了明确,成为了国家战略。
好,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这些内容,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感谢专家的精彩讲解。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根本目的是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从战略层面上高度重视,积极有效加以应对。下面的时间,专家将为我们讲解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背景意义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欢迎您继续收听!
欢迎回来,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到的是《乡村大讲堂》节目,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刘天金。如何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下面我们继续作介绍。
采访录音:我们前面介绍的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怎么成为国家战略的,就是讲培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与推进中央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的推进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认可,中央国务院的文件进行了明确,成为了国家战略。
再来看一看为什么会成为国家战略,那就是介绍一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背景意义,这个深刻的背景就是农村劳动力持续快速大量的转移带来了谁来种地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这是它的深刻背景,那么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一些问题对一些表现我们做了三个方面的梳理,一个方面是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我们可以看几组数据,就是农民工群体的数量和增长,2010年我国农民工的总数是2.42个亿,比上一年2009年新增了一千二百万,2011年达到了2.53亿,比上一年新增了一千一百万,2012年到了2.63亿,比上一年新增了一千万,2013年上升到了2.69亿,比上一年新增了六百万,大家可以从这组数据中看出,农民工群体数量在逐渐的增长总数已经达到了2.69亿,但是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增幅在逐渐下降特别是2013年比2012年相比这个增幅一下锐减了,在这之前基本上每年的增幅都在一千万以上,所以这一年一下增幅降到了六百万,所以2013的增幅明显放缓这个放缓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有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到底还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转移。关于人走存空这个问题,大家在网上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生动的描述,是讲的山西省的一个自然村的情况斑驳老树、断壁残垣,全村九口人、两条狗、五百多只羊、十几只鸡构成了山西盂县梁家寨乡宽坪自然村的全部人走村空带来的整个农村发展的萎缩、凋敝非常的令人忧虑,第二个表现就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现我们,形象的讲现在是谁在搞农业是老人在搞农业、妇女在搞农业、小学生在搞农业这样,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很大的课题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如何建设现代农业发人深思,所以这是第二类表现,第三个表现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一方面大量的转移出去了,而且是青壮年新生的劳动力不愿意务农,这个也有一些调研的数据,我们讲新生代农民工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76%,不愿意再回乡务农85%,所以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叫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那么又一个重大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谁来种地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样来认识、重视应对这个问题这么现实紧迫性的问题,所以总书记特别讲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从战略层面上高度重视积极有效加以应对这个话的理解是十分深刻的,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十三亿人的吃饭问题那是浪费不起的,一定要未雨绸缪、要提早应对,所以像谁来种地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现实和紧迫的问题,这是我们讲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背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到底有什么重大意义?总书记强调解决好人这个核心问题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所以我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最根本核心的问题,所以总书记强调没有人、没有劳动力粮食安全谈不上、现代农业谈不上、新农村建设也谈不上,还会影响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所以没有人什么也谈不上。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说到这个地方我们再来看看到底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说了半天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它的概念、内涵,这个需要做一些梳理,中央领导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讲到了三个概念: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和新型职业农民这三个概念都出现了,总书记是讲了两个概念,新型农民和职业农民总理直接就讲新型职业农民到底这三者是什么样的关系?韩部长前一段时间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就是大城市郊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几个问题,在这一篇文章里面韩部长专门讲到了培育职业农民的问题,在这里面韩部长有一个重要的论述就讲到了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职业化的新型农民,这个非常深刻,所以我们在讲什么新型农民它是一个时代概念,区别于传统农民的它有另外一个代名词叫现代农民,重点强调的是素质问题,那么职业农民是和身份农民相对应的重点强调的是它的职业属性,所以我们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要强调它的职业属性和它的能力素质,所以它是职业化的新型农民,这句话的深刻地方还在于职业化里面很多问题是值得深入研究。在我们这样一个国情和农情之下,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农民群体需不需要职业化?能不能够职业化?具不具备了职业化的条件?这都是我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当然现在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上升为了国家战略需要职业化可以职业化,应该说具备了职业化的条件,那么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哪些内涵特征?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什么?第一以农业为职业,第二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第三收入主要来自农业,这个落脚点是现代农业从业者区别于我们传统的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分类的,所以我们讲一下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类型,新型职业农民为什么要分类,我们讲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从业者,那么它主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现代农业有社会化的分工,所以我们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是适应现代农业的社会化分工而来的,分成三个类型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一个分类的科学性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我们整个群体里面在分类里面要能够全部的包括进去、没有遗漏,就是这个群体里面的每一个对象在这个分类里面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全包括,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这些群体里面在不同类型里面相互之间应该是没有交叉,应该说至少是满足这两个条件,我们讲一个分类有基本的科学性,但是这里面我想跟大家特别指出来的,所以我们说这个分类里面刚才讲到了没有交叉重复,但是并不等于它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我们后面会讲到这个问题。它这个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个怎么样一个转化我们看一看这三种类型的职业农民他们本身的一些特征,我们再来看之间的转化生产经营型的职业农民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落脚点是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型的职业农民它是讲的是什么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包括农民合作社带头的是指的这一个群体,这一个群体它本身就是新型的经营主体,后面我们会跟大家介绍的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一个关系关联问题,专业技能型的职业农民是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中比较稳定的,从事农业劳动作业,而且是以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新型农业劳动力,我们专业技能型的职业农民落脚是新型农业劳动力,是农业工人、农业雇员,它也是从事农业获得的收入,但是这个收入是工资性收入,还有一个类型叫社会服务型的职业农民,它是在经营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当中或者个体直接做的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以这个服务作为它的收入来源,具备了相应的岗位能力的要求,这就是我们讲的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跨区作业农机手、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社会化服务现在在我们现代农业发展当中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当中也处于一个支撑作用。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当中不同类型的职业农民它的要求不一样,所以培养要加强这个针对性同时要根据当地的情况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促进不同类型的职业农民的相互的转化。
我们了解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表述,特别是他的内涵特征以后就再可以进一步的深入的来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一个重大意义。我们理解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个问题是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是个方向性的重大问题。现在分析一下可以看看几条路子,第一个是继续搞我们传统承包农户一亩三分地的小农经济,走这条路子行不行,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的时期,要搞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就是适度规模,所以这条路不行那么,第二个是维持现代的城乡两栖农户、兼业型的副业化农业,事实上这个兼业型的副业化的农业对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事实上是有重要的帮助,但是对农业的稳定发展特别是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供给,应该说是一个重大的隐忧,所以兼业型的副业化农业这块也有问题,那么第三条路子就是让工商资本下乡代替农民种地、养猪,工商资本下乡搞农业特别是发展现代农业有它的积极的因素要鼓励、要引导,但是它不能代替农民,这是由农民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工商资本它的性质决定的,所以这一条路子工商资本代替农民种地养猪也是走不通的,那么还剩下第四条路子就是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现代农业打造一支队伍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搞现代农业,所以你看我们分析我们农业向何处去,几个方向、四条路子最后落下来我们培养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所以培养职业农民关系到农业向何处去的问题,那么再来看看农民向何处去,我们传统的身份农民这一个群体首先分成了两个阵营了,一个是转移农民,另一部分就是留地农民留下来的,这两部分人转移农民、农民工这个部分,下一步的重要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市民化的问题留地农民,两个部分一个就是传统的承包农民,另外一部分就是在过程当中诞生的新型职业农民,那么传统承包农户里面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兼业型的农户,还有一部分是升级型农民,所以我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这个过程当中是要怎么样的通过这支队伍的壮大逐步的减少传统承包农户的群体,当然这里讲到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这个问题是非常的复杂,在我们这样一个国情农情的背景之下,我们的新型职业农民我们的传统承包农户包括小散户、会长期并存,我们韩部长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也特别讲到了会长期并存,但是韩部长强调代表发展方向的是新型职业农民所以长期并存是一个现实壮大职业农民队伍是一个方向,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得出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关系到了农民向何处去,那再来看看农村向何处去,前面讲到人走村空的问题大量的人都走了所以我们农村是任其空心化、凋敝萎缩甚至消失,还是我们要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答案当然是后者那这个新农村建设关键还在人、在职业农民,所以在今年的年初美丽乡村建设万峰林峰会上我就职业农民问题也做了一个专题讲座,我在讲到职业农民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家讲美丽乡村是我们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这个美丽乡村建设和职业农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所以我就讲了这样一段话,美丽乡村为谁而建靠谁来建、因谁而美当然是人,首先是农民主体,应该是与这片土地不离不弃与自己家乡守望相依的新型职业农民,所以我们看得出来没有新型职业农民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我们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事实上也是很难做得到,所以我们通过这一段的分析我们大家可以看得出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什么能会成为国家战略它的重大意义要解决好人这个核心问题这个人这个核心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农业向何处去农民向何处去农村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
好,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这些内容,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专家的精彩讲解。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根本目的是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从战略层面上高度重视,积极有效加以应对。下一讲,专家将为我们讲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期待您的收听!